新聞來源:農傳媒
文、攝影/ 林慧貞
臺灣森林覆蓋率60%,但99%木材從國外進口,部分更來自原始林,隨國際環保意識增加,近年不少廠商開始嘗試本土木材,相思木做地板、孟宗竹和桂竹蓋竹屋等,甚至有工藝師以臺灣衫取代國際間常用的紅木製作木琴,原以為臺灣杉硬度不夠,沒想到音色出乎意料清脆悅耳,讓工藝師刮目相看,直說以後要繼續用本土木材做樂器。這些製品在今天開幕的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都看得到。
臺灣衫做的木琴,讓工藝師也驚豔
去年林務局喊出「國產材元年」,首度在建材展設國家館,推廣國產材,在560個參展單位中獲得「優良參展企業形象獎」;今年再接再厲,以「你。我。生活圈」為主題參展,響應的廠商從8家上升到14家,另首度和屏東科技大學木材科學與設計系合辦「逗陣創作工作營-本生活」,用臺灣衫製成各式作品比賽。
其中工藝師李梁安用一雙巧手,將原本要被丟棄的臺灣杉邊材,重新裁切打磨後變身木琴,抱回冠軍獎座。採訪時他即性敲出經典名曲「望春風」,清脆悅耳的聲音引來不少人關注。
工藝師李梁安稱讚臺灣杉做出來的木琴音色好。
「臺灣杉做出來的樂器,音色出乎意料好聽!」李梁安表示,製作木琴要考量聲音傳導速度、停留時間等等,透過不同的木板厚度、長度,變化出不同音階,一般較常用硬度高的紅木,如紅酸枝、花梨木,臺灣杉硬度較低,本擔心影響音色,但實際做出來後聲音相當清脆,且紋路很漂亮。
他也曾經試著用相思木做木琴,雖然相思木的硬度相對臺灣杉高,但聲音停留時間較短,缺少餘音。
李梁安說,現在木琴常用的紅酸枝、花梨木,其實便來自東南亞國家原始林,本土的臺灣杉品質好,未來會繼續選用創作,或許還可做成小孩子的樂器,讓他們從小使用國產材。
走入生活,國產材臺灣館探索你我周遭的木材
木頭做樂器在人類文明歷史悠久,不只如此,包括建築、食器、交通工具等等都看得見木材蹤影,此次國產材臺灣館以「你。我。生活圈」為主題,入口意象以臺灣杉、臺灣櫸、相思木、檜木圓板拼接,展出產品有木板建材、木桌椅、相思木吉他等等,還有各種療癒系木刻動物、杯墊、象棋,涵蓋食衣住行育樂,凸顯木材就在你我周遭。
國產材臺灣館使用本土木材布置,在建材展獨樹一格,林務局局長林華慶希望藉由展覽推廣國產材。
林務局局長林華慶表示,臺灣許多木材來自東南亞原始林,破壞了其他國家豐富的生態,應善用自己的木材,適度管理採伐、提升自給率;林務局已盤點出6萬多公頃人工林,希望振興林業,讓國產材在臺灣佔有一席之地。
這次國產材臺灣館由臺灣大學生物資源暨農學院實驗林管理處承辦、設計,處長蔡明哲表示,木頭對人體有益無害,例如木屋可調節溫濕度、降噪、釋放芬多精,早期臺灣人和木材關係密切,就連死了也是幾片木板蓋住(指棺材),但這樣的文化漸漸消逝,希望透過國產材臺灣館展示,促進產業發展,讓木材文化深入後代子孫腦海。
三場論壇探討國產材未來
國產材臺灣館自今天展示到周日,週六另外安排三場論壇,分別以「國產材應用於工程木材之特性」、「國產材與木竹結構的對話」及「國產材生活與文創商品之開發及市場拓展」為主題,邀請產官學從不同角度交流。
詳細情形可上林務局全球資訊網、Facebook「森活情報站」粉絲專頁及臺灣木材網(https://taiwanwood.org.com/)查閱。
相關資訊
2018「第30屆台北國際建築建材暨產品展」-國產材臺灣館
地點:台北南港展覽館4樓(台北市南港區經貿二路1號)
時間:107年12月13日(四)至16日(日),每日上午10時至 下午6時(13、14日禁止12歲以下兒童入場)。憑名片或填寫問卷免費入場
國產材論壇:
時間:107年12月15日(六)
地點:南港展覽館504會議室
主題:國產材應用於工程木材之特性(GLT及CLT)、國產材與木竹結構的對話、國產材生活與文創商品之開發及市場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