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國產材打造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新遊客中心 服務品質及空間美學再升級

/以國產材打造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新遊客中心 服務品質及空間美學再升級

以國產材打造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新遊客中心 服務品質及空間美學再升級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是1924年所成立的「羅東林場」前身,為昔日太平山檜木唯一的集散地,1979年隨羅東森林鐵路停駛,及1991年林業政策轉型及禁伐天然林,林場逐漸式微以致荒廢,直至2009年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以「羅東林業文化園區」之名,開放民眾參觀,至今成為宜蘭重要的文化地標及著名景點,每年吸引50-80萬遊客造訪。近年園區與都市計畫工程有介面銜接之問題,羅東林區管理處遂於107年開始進行園區邊界範圍、景觀、建築物等整修工程,陸續完成後,而今遊客的動線從原以西、南、北側之各個巷弄入園,已轉向由南側入園為主,因此,遊客中心也隨之由原竹林車站移至面積寬廣的南側廣場,除了提高遊憩動線之通暢度外,也讓遊客有足夠的友善停等場域,而新遊客中心與台灣知名展場設計師薛宏彬合作,以七種國產材融入設計,在空間、機能、服務、美學、意涵等面向,讓遊客耳目一新及驚艷,整體品質也再升級。今日舉辦新遊客中心啟用活動,完滿完成。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於2009年成立,初期並無設置遊客中心,直至2016年才於既有的竹林車站內,騰出一半的空間設置簡易型遊客中心,雖位居園區中央,許多遊客入園後不易發現;加上車站為歷史建築,為了保持原風貌,不得隨意整修及擴大,囿於空間無法提供完整的服務機能,甚至服務人員及志工值勤空間也嚴重不足,因此羅東林管處自107年開始啟動遊客中心移至南廣場之計畫,過程中執行了南廣場修建工程,重現昔日製材場意象,獲得台灣景觀大獎,而廣場上的5棟舊建物依據文資法也進行調研、因應計畫、整修等作業,亦獲農委會頒發優良建設工程獎;而其中空間最大的一間建築物,則是做為遊客中心之用,除了設有提供旅遊諮詢的服務櫃檯外,也增設園區旅遊資訊、林場圖書展示區、特展區、多媒體播放區、哺集乳室、寄物櫃、自然教育中心第二教室等,可大幅升園區整體服務品質。

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新遊客中心在羅東林場時期是載運木材的卡車修理庫,伐木事業結束後,經過數次整修,失去原有的建築型式,近代主要作為倉庫使用,其前方廣場則是堆置許多錯亂的漂流木,景觀紊亂,因此羅東林區管理處把漂流木移置他處,建築物進行整修後,除了設定目標作為遊客中心之用,以提升服務及機能外,也企圖打造一個既有林場感,又令人耳目一新及驚豔的遊客中心,因此與台灣知名的展場設計師薛宏彬合作,他運用臺灣扁柏、紅檜、臺灣肖楠、臺灣鐵杉、臺灣杉、柳杉、相思樹等7種國產材融入設計,以設置等比例的木構造模型手法,重現過去林場建築的歷史意象及香味,讓遊客可以直接感受到木材的溫潤質感,進而產生多層次的感官體驗,間接也對淨零碳排、振興木竹產業及提升國產材自給率有推廣的作用;另以木材為可再生資源為設計概念,並結合林務局國土生態綠網政策,邀請知名畫家傅作新手繪一張巨幅的蘭陽里山地景圖,表達環境永續經營的願景理念。

為了讓來訪遊客每次來到羅東林業文化園區的遊客中心都會有不同的視野及體驗,在「樹民雅集」特展區的空間,每2個月會換展一次。新開幕第一檔7-8月的主題特展為「傅作新 · 微展-迷入森林」。傅作新於台灣各美展中,曾於1992至1994年間連續三屆得到第一、二名的佳績,因而獲得全省美展永久免審查作家殊榮,他於1993-1996遊學歐洲,2003-2005留學法國專研銅版版畫與油畫,作品曾經得過多次獎項並舉辦過多次個展與聯展,作品也收藏於法國、義大利、比利時和臺灣的美術館。近年來,傅作新有大量關於自然與森林的主題創作。今年度接續會有第二檔9-10月的特展,主題為「植物繪」,第三檔11-12月為「編織山水蘭陽的生態綠網」,特展期間都不定期推出免費專題講座及參展打卡贈禮活動,歡迎民眾可以關注羅東林區管理處官網(https://luodong.forest.gov.tw/)及羅東林業文化園區官方FB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lfcgexhibition/?locale=zh_TW)查詢詳細資訊。

2023-07-03T15:49:00+00:002023/07/03|Categories: 知識與生活|